课程咨询:全国:400-608-0064 华北区:010-83716108
现在位置:首页 > 最新文章 >
MSA培训案例|测量系统分析程序文件如何编写?
2022-04-13 / 最新文章 /字号 / 阅读
1.目的:
选择评定测量系统的方法,明确测量系统的接受准则,确保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2.范围:APQP控制计划及客户所要求的测量系统。
3.权责:由品质保证课负责。
4.定义:
4.1重复性:由一个评价人, 采用同一测量系统 ,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4.2再现性:由不同的评价人, 采用相同的测量系统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4.3稳定性: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某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5.作业内容:
5.1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均值和极差法)
5.1.1 本公司计量型检测设备见[量规仪器一览表]
5.1.2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本公司采用均值和极差法
5.1.3 具体操作步骤
5.1.3.1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5.1.3.1.1由品质保证课每年年初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确定MSA分析的时机、频度、分析方法等。
5.1.3.2对于以前从未使用过的测量系统,第一次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评审,以验证该系统一直在测量正确的变量。
5.1.3.3 评价人的选定
由品质管理课从日常操作该检测设备的人员中挑选2---3人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由计量员负责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5.1.3.4检测设备的选定:量具分辨力必须满足被测特性公差的1/5及以下。
5.1.3.5 被测零件的选定
由计量员和评价人一起选取具有代表整个生产过程的10个零件(有时,每天取一个,连续10天)。
然后由计量员按1到10给零件编号,在测量时评价人不能看到这些编号。
5.1.3.6让评价人A以随机的顺序测量10个零件,由计量员记入[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R&R表的第1行,再让评价人B和C以随机的顺序重复测量10个零件并互相不看对方的数据,由计量员将这10个零件的测量数据记录于R&R表的第6行和第11行。
5.1.3.7 使用不同的随机测量顺序重复上述操作过程,把数据填入第2、7和12行,如果需实验三次,则重复上述操作,记录于R&R表的第3、8和13行。
5.1.4采集的数据按照[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R&R)的格式自动计算出相应数据,将相应的结果记录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5.1.5计量员按照[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中的公式自动计算出重复性、再现性、%R&R值。
5.1.6 R& R的接受准则:
5.1.6.1  R &R ≤ 10%,且ndc≤5,测量系统可接受。
5.1.6.2  10% < R&R ≤30%:要根据该检测设备的重要性和其成本以及维修费用,同时考虑有无顾客抱怨等情况综合起来决定是否对该测量系统进行改进。
5.1.6.3  R&R > 30%:该测量系统要改进。
5.1.6.4 对于测量特殊特性的测量系统,R&R应小于20%。
5.1.7 若需对测量系统采取改进措施时,一定要先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值,找出真正原因后方可采取措施,改进后的测量系统还需作测量系统分析,直到可接受。
5.1.8 若测量数据的变化很小,却集中于规格中心值,但R&R很大时,可用公差T代替计算公式中
的TV。
5.1.9R&R表中第5、10、15行的所有数值都不能大于UCLR的数值,若有数据大于UCLR时,需
重新测量或剔除这些读数值并由其余观测值再次计算,直到满足该条件。
5.2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大样法)
5.2.1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本公司采用大样法。
5.2.2 具体操作步骤        
5.2.2.1 检测设备的选定由由品质保证课按APQP控制计划来选定。
5.2.2.2  评价人的选定由品质管理课从日常操作该检测设备的人员中挑选三名进行测量。由计量员进行记录及评价。
5.2.2.3 被测零件的选定
先用计量型检测设备测量50个零件,由计量员编号,注意不合格零件的编号不能让评价人知道。
5.2.2.4 由三名评价人随机对零件进行测量,计量员将结果记录于[计数型量检具检测能力分析表]。
5.2.2.5 接受准则及评价
采用假设试验分析-交叉表法,分别计算kappa值和有效性、错误率、错误警报率,当kappa值大于0.75时一致性较好,有效性≥90%、错误率≤2%、错误警报率≤5%时测量系统可接受
5.3需要时,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参见《MSA手册》(第三版)。
6.相关文件:
6.1《MSA手册》   (附件)
7.相关表单:
8.修订履历: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在管理后台进行一步配置,就可以开始使用多说了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Ralap_ken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